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理想的教育
盤點教育七大趨勢,
下一個十年我們何去何從?
英國著名教育機構培生集團 2019 年組織了一次“全球學習者調查”,調查覆蓋 19 個國家 10000 余名 16 歲到 70 歲之間的學習者在線參加了問卷調查。調查揭示了全球未來教育的真相和趨勢。
教育依然重要,但變革勢不可擋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認為,教育的重要性無可置疑,但是也認為獲得教育的方式正在發(fā)生變化。他們不再依賴傳統(tǒng)的,人們世世代代沿襲的學習和教育方式,而是采取更靈活、混合式和自主式的方法。
受訪者表示他們擁抱現代技術和在線學習,青睞在職業(yè)生涯中擁有更多的軟技能培訓和碎片化的學習。很多人還認為知識經濟時代下,在校學生應有更多的機會,在虛擬現實的情境里學習,成年人將更多地進行在線學歷培訓和疊加式、微型化的技能學習。
自助式教育方式,正在重塑教育
相當一部分受訪者認為他們并不能從傳統(tǒng)教育的方式中獲益很多。幾乎所有人都相信自助式的教育方式將變得極其普遍,尤其是當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需要知識更新時。這意味著,混合式、組合式、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學習模式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還有一種自助式的教育方式就是“在家上學”。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讓孩子在家上學的的比例越來越高。
一成不變的職業(yè),一去不復返
受訪者認為,知識經濟的到來,傳統(tǒng)的、單一的職業(yè)路徑的方式已經過時。學習者需要的是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世界的教育,這就意味著他們將不斷地學習,而且是碎片式的學習成為主流,通常是因為工作驅動和變革驅動下的學習。
期待虛擬和數碼學習成為主流
很多受訪者表示,他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在虛擬和數碼的場景中學習。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使得虛擬和數碼技術蓬勃發(fā)展,能夠提供給學習者真實的學習情境,使得他們身臨其境,從而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并提供獨特的學習體驗。
虛擬和數碼技術的另一個好處是學習變得非常便捷、容易,而且成本也很低,學習的邊界也進一步得到了拓展和延伸,并不僅僅局限在課堂和校園。
對于文憑的認識,正在發(fā)生改變
越來越多年輕人認為即使沒有正規(guī)的學歷或者正規(guī)的教育經歷,也無礙他們找到工作。
很多受訪者認為:軟技能比信息化、自動化等技術重要的多,那些軟技能是指人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學習能力,是未來社會生活和職場生存的“通行證”,更是職業(yè)進階和發(fā)展的臺階,是戰(zhàn)勝人工智能的“利器”。
在具體學科方面,超過 60% 的人認為,英語是最重要的學科;超過 30% 的人認為編程對于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學科,也是所調查學科中重要性排在第二的學科,編程正逐漸成為未來世界的基本素養(yǎng)和重要技能。
終身學習將成為未來社會的趨勢
人們獲得工作技能的方式很多,如學歷教育,學徒制、職業(yè)教育、職后培訓等等。從世界范圍來看,中國、印度、巴西和拉美地區(qū)通過培訓等方式獲得工作技能的比率要遠遠高于美國和英國。
中國高達 67% 的受訪者說:在過去的兩年中,到職后學習和培訓的強烈需求,是為了更好的適應工作。65% 的人不再認可“到時退休”的想法,他們認為這一觀點已經過時。很多人愿意犧牲休息時間和放棄愛好,從事一些兼職工作,甚至創(chuàng)業(yè),或者從事第二職業(yè)。
網絡霸凌是全球學習者面臨的挑戰(zhàn)
很多人認為今天的校園環(huán)境由于校園欺凌、網絡欺凌和社交媒體導致了學校學習環(huán)境變得惡劣,認同這一觀點的高達平均 70% 。
盡管有人人認為社交媒體有助于推進全球化和互聯化,但是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歐洲,很多人認為社交媒體給學習帶來了消極的影響,而不是積極的。
如何培養(yǎng)學習者的信息素養(yǎng),引導學習者在網絡空間學習尊重他人,辨析信息真?zhèn)危⒅斏?、理性地對待網絡暴力是教育者和網絡監(jiān)管者共同面對的任務。
▍來源:外灘教育 《教育趨勢大盤點:傳統(tǒng)學習面臨前所未有挑戰(zhàn),下一個十年我們何去何從?》
我們該如何應對教育的變化和挑戰(zhàn)
知識的門類和專業(yè)分工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對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卻越來越高,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變化。
如何培養(yǎng)真實世界中的問題解決者,來適應不確定的未來?世界各地的家長、社會、國家都在期待教育給出確定的答案。
于是,教育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zhàn)——從知識傳授轉變?yōu)槟芰楸?,讓每一個學生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擁有應對未來各種挑戰(zhàn)的核心素養(yǎng)。
面對這個挑戰(zhàn),今年我在世界各國行走中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現象,從中我洞悉到影響未來的三個小趨勢。
第一個小趨勢,學校組織變革序幕拉開。美國有一所 12 年一貫制的學校,叫阿克頓學院,這幾年開始出名。它分布在美國六個州的 50 多個聯盟站點,每個校區(qū)的學生規(guī)模都只有 10-100 人,我們叫它——小微學校。
由于小微學校的學生很少,所以它的組織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學校完全不一樣,沒有部門和層級,沒有年級和指定的班級,也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進度和標準化考試。
當大規(guī)模、流水線式的教育無法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時,各國的教育都拉開了由規(guī)模大小而引發(fā)的,學校組織變革的序幕。
第二個小趨勢,后高中時代來臨。里斯是一名美國的高中畢業(yè)生,雖然已經被哈佛錄取,但他選擇先參與到“全球公民”的間隔年計劃中。他在西非的塞內加爾一待就是七個月,給當地的一所小學當義工,幫助婦女識字,還為那里的高中生辦了一個英語研習社。
間隔年協會的創(chuàng)始人伊森·奈特告訴我:“美國現在每年都會有三四萬的高中畢業(yè)生選擇間隔年,今年的總體人數已經超過了 5 萬人?!?
當我們在拼命搶起跑線的時候,世界開始了停一停、想一想的間隔年,因為比教更多知識重要的是認識自己,發(fā)現自己,成為自己,后高中時代的新選擇就這樣出現了。
第三個小趨勢,學習發(fā)生在真實世界。今年,我在日本還看到一所有意思的學校叫 N 高中,創(chuàng)辦才 4 年,在校學生人數就超過了 11000 人。相當于 4 年辦了 10 所大規(guī)模學校。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我認為,最關鍵是學校破解了“如何讓學生在中學階段把熱情與熱愛有效轉化為志趣與職業(yè)”這道難題,那就是連接真實世界。
其實,學校組織變革序幕拉開、后高中時代來臨、回到真實世界里學習這三個小趨勢,都是在教育應對挑戰(zhàn)的過程中逐漸呈現出來的。這些探索和變化背后,其實都與教育的七個要素有關,它們分別是:組織、空間、教育者、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教育目標和評價體系。
▍來源:羅輯思維 《跨年演講系列報告:我們該如何應對教育的變化和挑戰(zhàn)?》
技術在教室里的 5 大優(yōu)勢與 5 大挑戰(zhàn)
現代教室里常見的可用技術主要是:電腦、投影儀、互動式白板、平板電腦、智能手機。
5大優(yōu)勢
在教室上使用技術有很多好處,比如以下這 5 點:
提高參與度和保留率。教室中的數字技術開辟了模擬版本所不具備的新媒體類型。此外,數字教育內容中還可能包含更多的交互性。
適應多種學習風格。教育技術是為個別學生提供各種學習風格和節(jié)奏內容的好方法。更重要的是,有效的教室技術還可以作為具有各種特殊需求的學生的輔助技術。
促進協作。技術有一種獨特的能力,可以實時協作完成一項任務或項目,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同行共享信息。從擁擠的空間到遠程工作,技術能夠打破障礙。
即時反饋給老師。允許學生與同伴共享的相同工具也允許學生與老師共享反饋。這種反饋可以以答案,問題甚至對教學改進的建議的形式出現。
為學生的未來做準備。技術,尤其是數字技術及其互聯性,正日益與日常生活交織在一起。不僅能夠處理熟悉的技術,而且能夠應對陌生的、新的設備將是學生未來成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5大挑戰(zhàn)
說教室里的技術沒有挑戰(zhàn),甚至沒有危險,那是不誠實的。但是,技術的好處遠大于缺點。不存在完美無暇的系統(tǒng),但意識到一些潛在的問題并努力減少負面影響會更有效,比如以下 5 點值得注意。
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智能手機在教室里的聲譽很差,并且在學校里有很多禁止使用智能手機的案例。然而,這在很多方面對學生不利,包括錯過了教授他們正確使用技術的機會。
需要管理。教室中的新技術意味著需要IT專業(yè)人員來幫助設置、維護它,并支持教師和學生使用它。
導致技術差異。技術差異指的是學生有多少機會使用必要的設備。在那些希望學生使用個人設備的學校里,技術差異與收入不平等密切相關。然而,學校提供必要的設備可以減少這個問題,特別是作為計算機實驗室的一部分。
花錢。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免費的。為教室購買尖端的電子產品是非常昂貴的。雖然沒有辦法避免花錢使教室現代化,但通過安裝壽命更長、維護更少的設備,至少有可能使總擁有成本(TCO)最大化。
更少的面對面交流。盡管有了現代的網絡連接,但人們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缺乏聯系。許多人選擇通過移動設備來通信,而不是直接通信。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激發(fā)直接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例如通過以技術為中心的方式來促進互動;或者讓學習者拋棄技術,以傳統(tǒng)的方式一起完成小組任務。
▍來源:必達更好的學校建設 《技術在教室里的 5 大優(yōu)勢與 5 大挑戰(zhàn)》
技術一定會使教育變得更好嗎
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貧困行動實驗室發(fā)布一份名為《技術會讓教育變得更好嗎?》的報告,它總結了一篇即將發(fā)表的關于教育技術的學術評論論文——《用技術升級教育:實驗研究的見解》。
該研究總結了 126 項對教育技術不同用途的嚴格評估論文。這些論文采用隨機評估和回歸不連續(xù)設計,主要來自發(fā)達國家,并測試了利用某種形式的技術來改善與學習相關的結果,具體包括四大類:(1)技術獲??;(2)計算機輔助學習或教育軟件;(3)教育中的技術支持;(4)在線學習。
通過對這 126 篇論文進行分析,該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單獨提供計算機和互聯網并不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會增加計算機的使用和提高計算機的熟練程度。
獲取信息和通信技術方面的差異可能加劇現有的教育不平等。在學?;蚣依餆o法上網的學生可能難以完成基于網絡的作業(yè),也可能難以發(fā)展數字掃盲技能。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地接觸技術可能會對學業(yè)成績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如果學生最終只是為了娛樂而使用科技。
第二,旨在幫助學生發(fā)展特殊技能的教育軟件(或計算機輔助學習)程序在改善學習結果方面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尤其是在數學方面。
計算機輔助學習程序在提高學業(yè)成績方面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尤其是在數學方面。在所有關于計算機輔助學習程序的 30 項研究中,有 20 項報告了統(tǒng)計上顯著的積極影響,其中 15 個集中在提高數學成績上。
第三,基于技術的推送,比如短信提醒,可以以極低的成本對各種教育相關的結果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短信提醒等低成本干預措施可以成功地支持學生和家庭在學校的各個階段。在學前和小學階段,研究顯示:帶有提醒、提示、目標設定工具和鼓勵的短信可以提高父母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度,比如和孩子一起閱讀。
到了中學,家長的角色通常從直接與孩子一起活動轉向鼓勵青少年在學校努力學習。學??梢酝ㄟ^向家長提供有關孩子表現的信息來幫助家長支持孩子。技術可以使這種交流更容易、更快、更系統(tǒng)。
對于高中畢業(yè)生來說,申請大學的過程可能會很復雜,讓人應接不暇?;诩夹g的推送、個性化的支持和共享特定任務的提醒,可能有助于這個過程的順利進行。
第四,在線課程在教育領域的影響越來越大,但有限的實驗證據表明,與面對面授課相比,在線課程會降低學生的學業(yè)成績。
▍來源: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技術一定會使教育變得更好嗎(1)?來自全球 126 篇實證研究論文的分析》
未來學校的追問與試答
盡管“人工智能+教育”帶有明顯的技術性,但其本質不是“工業(yè)”,而是“農業(yè)”。技術進入教育絕不是要塑造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化的教學流程,而是通過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讓教育變得更有智慧。
近年來,教育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學校形態(tài)。
一是沒有教室的學校。比如位于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的 Vittra Telefonplan 學校。在這所學校,整個校園都采用創(chuàng)新的空間設計,傳統(tǒng)的教室變成了各種開放式學習空間,如非正式學習區(qū)、休閑區(qū)、探究區(qū)以及各種功能區(qū)等。
二是不分科的學校。比如美國的 High Tech High School ,沒有分門別類的科目、也沒有上下課鈴聲,甚至沒有考試,學校對傳統(tǒng)課程體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取消了嚴格的分科教學,更多以跨學科方式建設課程,開發(fā)出 245 個主題項目,比如復耕城市、虛擬樓梯、海灣治理等。
三是一人一張課程表。比如北京十一學校開展選課走班制,為全校 4000 多名學生創(chuàng)立了 265 門學科課程、30 門綜合實踐課程、75 個職業(yè)考察課程、272 個社團、60 個學生管理崗位,供學生選擇。學生不僅可以選擇課程,還可以選擇上課時段,真正做到自主選擇,一人一張課程表。
在此基礎上,我認為未來學校將從“批量生產”模式走向“私人訂制”模式,學生可以用他們最喜歡、最適合、最有效的方式進行學習,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教育服務。未來學校包括三個部分:
一是學習場景相互融通,利用信息技術打破校園的圍墻,把社會中一切有利的教育資源引入學校,學校的課程內容得到極大拓展,學生線上線下混合學習,整個世界都變成學生學習的平臺;
二是學習方式靈活多元,把知識學習與社會實踐、社區(qū)服務、參觀考察、研學旅行等結合起來,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融為一體;
三是學校組織富有彈性,鼓勵學生自主管理,增加家長和社區(qū)在學校決策中的參與度,根據學生的能力而非年齡來組織學習,利用大數據技術讓學習支持和校務管理變得更加智慧,讓學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
▍來源:中國三十人教育論壇 《曹培杰:未來學校的追問與試答》
中國學生成績世界第一?
PISA 之父:負擔太重效率欠佳
12 月 3 日,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宣布了 2018 年最新 PISA 成績。在共有來自 79 個國家和地區(qū)約 60 萬學生參與的測試中,由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qū)聯合體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項測試中,成績均位列第一。
在 PISA 之父、OECD 教育與技能司司長安德里亞斯·施萊克爾看來,中國區(qū)測試成績重返第一的背后包含多種因素,但師資及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是首要的?!八氖【诮逃嫌兄薮蟮耐度?,讓教師成為了一個吸引人的職業(yè),許多優(yōu)秀的年輕人希望成為老師?!?
此外,中國在教育資源調配上的能力也讓安德里亞斯·施萊克爾稱道?!氨热缭谏虾#袊慕逃到y(tǒng)能讓一些水平較差的學校同樣吸引到高質量師資;在云南一個特別窮的地方,我看到學生仍能接受好的教育,這讓我感到教育在改變他們的命運?!?
值得注意的是,在 PISA 報告中,中國學生擅長閱讀、數學等測試。但報告同時提到,中國學生的總體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時長足夠但學習效果欠佳;同時,整體幸福感偏低,排名倒數第八。
具體數據為,四省市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的學習效率分別為 119.8 分/小時、118.0 分/小時、107.7分 /小時,在參測國家和地區(qū)中排名靠后,分列第 44 位、第 46 位、第 54 位。學生的學校歸屬感指數為 -0.19 ,滿意度平均分為 6.64 分,在參測國家和地區(qū)中分別排第 51 位和第 61 位。
無論是在校內課堂還是校外培訓機構,中國學生過得都“不容易”。安德里亞斯·施萊克爾說,“一方面,你可以說中國的學生對未來做好了準備;另一方面,這一結果的代價是學生、家長不僅需要付出大量金錢,還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睂嶋H上,這一結果與中國教育部門“減負增效”的改革思路不謀而合。
▍來源:芥末堆看教育 《中國學生成績世界第一?PISA 之父:負擔太重效率欠佳》
創(chuàng)新:讓教育回歸本質
關于什么是好的教育?我們回去看一百年前杜威的目光。1919年杜威來到中國的時候,把“以兒童為中心,為生活做準備的教育”這個概念帶到中國。為生活做準備的教育,是為升學做準備的教育的一種矯正,使西方教育由傳統(tǒng)進入了現代。
改變對教育創(chuàng)新的認識
世界教育峰會(WISE)的獲獎項目全部是關注全世界最落后最貧困的地區(qū)的教育,包括戰(zhàn)亂中的國家,包括難民營中的教育,跟中國講創(chuàng)新好像是不一樣的,他們歷年頒的獎項幾乎都是為貧困地區(qū)教育做出貢獻的人。
2013年的獲獎者就是哥倫比亞新學校項目發(fā)起人Vicky Colbert,她也是在美國接受了優(yōu)良的教育,在70年代中期開始普及貧困山區(qū)的小學教育。她說在哥倫比亞存在著有70%學校,只有100人以下的學生,他們被稱之為看不見的學校,看不見的學生,沒有人關注到他們。Vicky帶給這些學生完全不一樣的生命。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為生活而教,重視學生的非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
還是有人懷疑這有用嗎?能考上大學嗎?誰也不知道。今年的高考有1031萬學生,在這些學生當中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人能上清華北大,只有1.5%的人能上985高校,我們要問一個問題,難道我們規(guī)模龐大的基礎教育就是為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人服務嗎?事實上每年到這個季節(jié),對應試教育的謳歌就會上一個臺階,而且說得難聽一些,越來越離譜,越來越殘酷,這些學生真的有未來嗎?
為生活重塑教育
杜威說“教育不只是為將來的生活做準備,教育就是生活本身。如果我們還在用過去的方式教今天的孩子,就是在剝奪他們的未來?!蔽覀兛偸且詾橛米顨埧岬膽嚱逃磿r間的方法就能夠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未來,其實這是要畫一個巨大的問號。
關于好的教育,它的理念我們也不缺,我們可以簡單地給它概括一些:善待兒童、使兒童免于恐懼,能夠保障兒童睡眠和兒童的教育;為大多數人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數重點學校、優(yōu)勢階層的教育;能夠增進個人和社區(qū)福祉的教育;培養(yǎng)勤勞、善良、有正義感,能夠自食其力并服務社會的合格公民;培養(yǎng)具有自我發(fā)展能力、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終身學習者,而不是會迅速過時的“考試機器”。這些理念我相信大家都會同意,關鍵是要行動,要去改變。
思考未來教育的維度
所以我們說什么樣的人能夠真正贏得未來?我們要具有對未來教育的想象力,要具有對創(chuàng)新教育的想象力。因為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我們,還有機器人。
庫克說,我不擔心機器會像人一樣思考,而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我們要思考沒有作業(yè),不考試的芬蘭,為什么教育世界第一?丹麥在強大的科技競爭的壓力下,仍然堅持兒童以玩為主,在玩中學;在美國,創(chuàng)新教育也發(fā)展得非常活躍,變革深入到體制層面,美國公辦學校的改革、特許學校制度正在世界各國擴張,英國的自由學校,臺灣的實驗教育都是類似的方法,就是把一定比例的公辦學校用帶進行創(chuàng)新型的改革。韓國提出幸福教育的目標,實行初中自由學年制,高中多樣化發(fā)展和革新學校。中國的改革層面,國家的層面主要是推進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民間的教育創(chuàng)新也非常活躍,包括創(chuàng)新型的小微學校等。
所以,一場真正的教育競爭已經開始,我們在哪里?教育正在換頻道和賽場,我們在哪里?我們能夠勝出嗎?
關于東方
上海東方教具有限公司始于1993年,深耕教育行業(yè)近30載,致力于現代教科設備、理化生實驗室、教育云平臺等產品的研發(fā)與生產,是國內最大的教育設備解決方案提供者之一,并曾參與到相關行業(yè)的標準制定中。
東方教具擁有行業(yè)內一流的專業(yè)研發(fā)團隊,具備 教具品牌Labox萊博士與東方sky-docking等,同時享有多項知識產權。
一直以來,公司堅持“點滴做起,持之以恒”的理念,務實求真,以國家政策為依據,以客戶需求為準繩,運用先進的技術與理念,為教學提供更優(yōu)質的設備與方案支持,致力于為學生、老師、學校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